寵物飼料怎麼選?
琳瑯滿目的寵物飼料,不知道該怎麼選嗎?價格高的比較好嗎?蛋白質高的就好嗎?
帶你了解寵物飼料的秘密,不論你是第一次養寵物,還是想要幫家中寵物換飼料,看完這篇文章,你就會有想法了!
寵物飼料的挑選重點
選擇貓飼料與狗飼料時,除了考慮價格,營養均衡、安全性與適口性更是重要的挑選條件。
我家是養貓,貓飼料的挑選重點
高蛋白質
貓為肉食性動物,優先選雞肉、魚肉等動物蛋白,避免選擇來源不明的肉粉。
添加牛磺酸
貓無法自行合成足夠的牛磺酸,牛磺酸缺乏可能會導致心臟與視力問題,確保飼料含0.1-0.2%牛磺酸。
低碳水化合物
貓對穀物消化能力較弱,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可能導致貓咪肥胖,選擇低穀配方,適量的碳水化合物,可以減少腸胃負擔。
我家是養狗,狗飼料的挑選重點
蛋白質與脂肪平衡
幼犬建議選擇蛋白質25-30%的飼料,成犬建議選擇蛋白質20-25%,脂肪10-15%的飼料,確保有足夠能量與滿足生長需求。
關節保護
適口性高
多數狗狗偏好有肉香味的飼料,選擇適口性高的飼料(如雞肉或牛肉口味),可以提高食慾。
身為飼主,你要特別留意!
選擇 AAFCO 美國飼料管理協會認證的品牌,確保營養均衡。
如果毛孩有特殊需求,像是過敏、肥胖或老年特殊狀況,可以選擇針對性配方飼料。
幼貓飼料、幼犬飼料有什麼差?
幼貓與幼犬的生長需求與成貓、成犬大不同,飼料配方也有明顯差異,選擇適合的飼料,才能讓幼犬、幼貓在成長階段獲得最好的營養。
幼貓與成貓飼料的差異
營養需求
幼貓12 個月以下,需要高蛋白與高熱量,維持他們快速生長
成貓的蛋白質建議在 30-35%,維持他們日常需求。顆粒大小
幼貓可能還不太會啃咬,因此幼貓飼料顆粒較小,方便咀嚼,避免因為飼料過大影響消化。
保健添加
幼犬與成犬飼料的差異
蛋白質與鈣質
幼犬12個月以下,建議選擇蛋白質 28-30%、鈣質1-1.5%的飼料,維持骨骼與肌肉發育。
成犬建議選擇蛋白質 20-25%,鈣質0.8-1.2% 的飼料。熱量需求
幼犬每公斤體重需要100-150大卡的熱量,成犬約70-100大卡的熱量,避免過高造成肥胖。
消化能力
幼犬飼料大多會添加容易消化成分,像是雞肉、魚肉、米、玉米等。
成犬飼料可以接受添加更多纖維,能夠促進腸道蠕動。

飼料成分表怎麼看?
飼料成分表不只是看會不會肥胖、鈉含量會不會太高,同時也是判斷品質的重要依據,學會看飼料成分表,帶你發現寵物飼料的秘密。
成分順序有多重要!
- 根據規範,成分是按照重量比例降序排列,前 3-5 項應為高品質動物蛋白(如雞肉、魚肉)較佳。
- 避免玉米、小麥或「肉類副產品」為主要成分,可能營養價值較低。
營養均衡的關鍵:
蛋白質
檢查粗蛋白含量(建議貓飼料30-40%,狗飼料20-30%),且來源應明確。
脂肪與纖維
適量的脂肪10-15%能提供能量,纖維3-5%能維持正常消化。
營養添加
確認是否有功能性成分,像是牛磺酸、葡萄糖胺,且無人工色素、防腐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