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有沒有發現家裡的貓咪最近舔毛特別頻繁,甚至舔到毛都掉光、皮膚發紅?這種行為在貓界稱為「過度舔毛」(overgrooming),不只是單純的愛乾淨,可能隱藏著健康或心理問題。
作為貓奴,看到毛孩不對勁當然心急如焚!別擔心,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貓咪過度舔毛的原因、徵兆,以及實用的解決方法,幫你快速找出問題根源,讓貓咪恢復健康快樂的日常。
什麼是過度舔毛?
貓咪天生愛乾淨,舔毛是牠們清潔身體、調節體溫和舒緩情緒的方式。但當舔毛變得過於頻繁,甚至導致毛髮脫落或皮膚受損時,就屬於過度舔毛了。這不僅影響外觀,還可能是身體或心理的警訊。了解原因,才能對症下藥。
貓咪過度舔毛的原因

過度舔毛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,主要可以分為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。
生理因素:貓咪身體不適
皮膚過敏:
食物過敏、環境過敏(如塵蟎、花粉)、接觸性過敏(如清潔劑)可能導致貓咪因搔癢而過度舔毛。
寄生蟲感染:
跳蚤、蜱蟲或螨蟲會讓貓咪感到不適,頻繁舔咬受影響的區域。例如,跳蚤過敏常讓貓咪集中舔背部或尾巴根部。
皮膚炎或黴菌感染:
可能導致皮膚紅腫、掉毛、結痂,進一步引發貓咪過度舔毛。
疼痛或關節問題:
關節炎、膀胱炎或腸胃不適可能讓貓咪舔特定部位(如腿部或關節)來減輕疼痛。比如,過度舔肚子可能是泌尿系統的警訊徵兆。
荷爾蒙失調:
內分泌失衡(如甲狀腺機能亢進)也可能影響貓咪的皮膚健康,導致舔毛行為增加。
局部不適:
剪指甲太短或受傷也可能讓貓咪舔腳掌。
心理因素:壓力與焦慮
貓咪的情緒變化也可能導致過度舔毛,常見的心理壓力來源包括:
環境變化:
搬家、新成員(新寵物或嬰兒)加入家庭、主人長期不在家,或家具大幅變動都可能讓貓咪感到焦慮,舔毛變成自我安慰的方式。
孤單與無聊:
如果貓咪缺乏刺激,可能會藉由舔毛來打發時間,甚至發展成強迫行為。有些貓咪天生有強迫性舔毛傾向,尤其是幼年被迫過早離開母親的貓,容易把舔毛當成習慣性安慰動作。
與其他動物的衝突:
家中有其他貓咪或狗狗時,可能會因為領域爭奪或關係緊張而產生壓力。